综合治理中国散煤消费,落实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2018年中国散煤综合治理大会召开 发布时间:2018-08-31  发布人员:推广部

    2018年8月31日,由中国节能协会主办、中国煤控研究项目协办,瑞典邮政基金会、能源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共同支持的第三届中国散煤综合治理大会在京召开。出席会议的嘉宾包括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江亿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院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陶澍院士、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国务院参事室吴吟研究员,以及来自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地方智库的专家代表等约300人出席会议。

    江亿院士在致辞中指出,打赢蓝天保卫战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要求。散煤燃烧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散煤治理首先是严控散煤市场,从源头控制,防止劣质散煤流入市场。其次是大力推行优质煤替代、清洁能源替代。第三是通过淘汰落后,提高准入标准,应用先进高效节能技术等多重手段、多措并举实现煤炭的减量化。

    大会发布了《中国散煤综合治理调研报告2018》和《大气污染防治回顾与展望2018》。

9370@1808_672242462,

    会议现场

    《中国散煤综合治理调研报告2018》指出,自2013年向污染宣战以来,虽然2017年全国煤炭消费量首次增长,但大气质量改善成效仍然显著,这应归功于散煤治理在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中精准发力。一是“2+26”城市大规模推进散烧煤的清洁能源替代和散乱污企业的整治工作,二是中国史上最大规模的环保督查进一步压实了地方政府责任。数据显示,2017年10-12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平均PM2.5浓度为71 μg/m3,同比下降34.3%。

    据估算,2017年我国散煤消费量减少约6500万吨。由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近600万户完成“双替代”,民用散煤减少约1800万吨。京津冀“双替代”规模占比约58%。目前,北京市南七区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工业领域基本无燃煤。

    “散乱污”企业整治、散煤清洁化替代对2017年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分别贡献了27%和21%。北京市冬季PM2.5浓度大幅降低,散煤治理贡献率达40%左右。散乱污企业整治和工业小锅炉淘汰工作初见成效。

    《报告》还对2018年散煤治理进行了预测,在《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指导下,虽然珠三角达标退出,却增加了污染严重的汾渭平原。2018年将在2017年的基础上,预计散煤减量约6000万吨。其中,民用散煤减少1500万吨,工业小窑炉散煤减少3000万吨,小锅炉散煤减少1500万吨。

    2018年,民用散煤治理应在充分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规划,更好的贯彻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的策略,高度重视建筑节能和农村用能安全,从成本分摊机制、清洁能源价格改革、供热体制、技术进步、市场良性竞争等多维度破解清洁能源取暖的经济性问题。小锅炉淘汰和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应在全国层面开展,杜绝污染转移和返煤现象。提高标准、加大力度、疏堵结合、做好台账、动态跟踪。

    《大气污染防治回顾与展望2018》摘要报告 对“大气十条 ”实施五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对未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包括在污染物浓度控制方面,全国重点抓PM2.5和城市地区臭氧浓度的下降,全面加强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同时增加汞和空气氨氮等指标的总量控制;在污染源排放控制方面,提高工业锅炉脱硫、脱硝、脱汞设施的覆盖率;以及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和执法督查,加强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等等。

    中国煤控研究项目核心组成员、NRDC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高级顾问杨富强博士认为,我国民用散煤的消费高峰期在供暖季,而广大的北方农村地区是治理的重点和难点,这些地区的清洁供暖面积比例很低,因此我们要抓好农村问题,做好农村用能结构的调研,推进以“集中居住”为主要形式的新农村建设,重视农村建筑节能,因地制宜地实施清洁能源利用。在广大地区要持久地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这是我国的长期低碳战略要点。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代表,以及来自山东、山西、河南、北京、上海、西安、武汉等地方智库的专家代表等。大会还就散煤综合治理解决方案、环境、健康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研讨,地方散煤治理经验进行了交流,取得了可喜的成绩。